形成原因
【01】
自我認知水平較低
缺乏充足的自我認知的個體更容易迷茫、焦躁👨👧、缺乏判斷力,不能冷靜地思考和處理問題🔺;
【02】
自我懷疑
經常自我懷疑,進行消極自我暗示的個體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,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做好即將面臨的事情🤘🏻;
【03】
情緒穩定性較低
情緒穩定性較低的人更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,外界有任何的風吹草動,都會引起他情緒的變化➔;
【04】
職業預期過高
職業預期過高👧🏽,與現實落差太大🚣🏽♂️,往往會讓人一度變得萎靡不振。
緩解Tips
01
轉變認知和自我定
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已從學生轉變為獨立的“社會人”,學會獨立思考,不再依賴父母和其他人,獨立面對困難。充分了解自己🧳,找到自己真正想做和適合做的事,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哪裏🧑🏻🦯➡️。給自己定下一個合適的目標,讓自己有動力且能達到。
02
化焦慮為動力
走出舒適區🚁,行動起來,為自己準備好求職所需要的東西。焦慮的時候就打開求職軟件看崗位需求🧝🏿,準備作品🧑🏼🎄,學習面試技巧。等待期間不要把註意力一直放在就業上面,稍作休息🏋️♀️。調整自己的心態,不放棄,吸取每一次失敗的教訓,學習新知識🧔🏼♀️,提升技能。
03
學會放松
通過向他人傾訴🧐,與有經驗的前輩聊一聊來獲取經驗。通過運動讓自己分泌內啡肽和多巴胺♗,產生快樂,放松身心。適度反省自己,對於過去的錯誤,不要太過糾結🐇🍇。
內容來源: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